直播结束,我们一行人赶紧收拾起东西,穿过体育场门口层层的人群,朝火车站匆匆赶去。
短短48小时,莫斯科只给我们留下惊鸿一瞥。对于这样一座名城而言,只怕48天也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
曾经有人形容伦敦,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想这句话其实适用于世界上许多历史悠久的大都会,包括莫斯科。
因为城市规模太大,你无论来多少次,都觉得不够熟悉它;由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你无论待上多久,都感到不够了解它;由于不断注入新鲜活力,不管你已经对它形成了什么固有印象,它都会继续给你新鲜感,让你总是跟不上它的步伐。
尽管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莫斯科,但就如同初遇般,它仍然给我以惊艳感。
它粗粝、冷酷、混乱,像大多数我国的工业城市;但它也优美、冶艳、疯狂,颠覆你对俄罗斯的印象,充满鲜明的色彩和大胆的想象。
但最重要的是,曾经在我眼里属于严寒的莫斯科,如今让我感到很温暖。
在莫斯科的两天,我们不仅去走访了世界杯相关的两座重要球场,也打卡了莫斯科最诱人最著名的景点。短短两天,我们拍摄了14个地点,每天长达18小时的“跨国”工作,几乎创下了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纪录。
我们的编导唯一和抓根,在一整天连轴转紧张拍摄之后,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回到酒店还要整理一天的素材、准备第二天的。拍摄,一天大概只睡了三四小时。
我们的摄像支支和丁丁,即便是下着雨雪刮着狂风,也抓紧每分每秒拍摄不为所动。
塔拉老师告诉我,他的名字不是英文名其实是蒙古族名字来的,蒙语里塔拉意思是草原。这位来自呼和浩特的草原哥,却心细如尘,像家长般照顾着我们每个人。
还有小南同学,她年纪最小也最娇弱,却不输男孩子般的勇敢坚强。
和他们同行莫斯科,让我觉得很幸运。
这座冬季以寒冷著称的城市,第一次给了我暖的感觉。
今天我们在卢日尼基体育场为大家直播了俄罗斯对阿根廷友谊赛开始前的情况。虽然出现在镜头前的只有我,但他们每个人其实就在我身边,在镜头后,给了我帮助。
直播结束后大家彼此给了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第一次感到不管这次拍摄还要遇到多少困难,我都无所畏惧。
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在其他观众入场时逆着人流匆忙离开赶火车去了。
来不及跟莫斯科告别,但这里的48小时却已经让这座城市留在我们心里面。
在苍茫的夜色中,我们将前往此行的第二站,下诺夫哥罗德。
【相关阅读】
评论 评论